夏天是孩子患感染性腹瀉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
腹瀉、嘔吐都容易造成寶寶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,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,就有可能造成寶寶脫水。夏季寶寶腹瀉最好分清原因再去治療。
孩子腹瀉頻繁
早送醫(yī)院
遼寧省人民醫(yī)院兒科主任焦鐵健介紹,生理性腹瀉多見于純母乳喂養(yǎng)的小兒或更換奶粉時,只要照顧得當就會好轉。
但如果是病理性腹瀉,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并記錄大便次數、性狀、顏色及量的變化。
如果寶寶出現水樣便且次數頻繁、口渴、尿量明顯減少等癥狀,應帶寶寶到醫(yī)院做進一步治療。
據金羊網報道:醫(yī)學專家指出,由于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及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,嚴重的可危及生命,所以預防和糾正脫水非常重要。
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兒科副主任丘小汕教授介紹,如果只是輕度脫水,如哭有眼淚,口渴和尿量減少不明顯,則可在家自己護理。
用炒過的大米熬湯之后,取500ml的米湯水加上半啤酒蓋的鹽,少量多次喂給孩子吃,一次幾湯匙即可,以預防和糾正脫水。
若嘔吐頻繁,大便次數和量較多,伴尿量明顯減少,皮膚彈性下降,四肢發(fā)涼,則已至中重度脫水,應盡快靜脈補液。
小兒生理性腹瀉
無須治療
一般來講,小兒生理性腹瀉常見于5個月以下的小兒,以母乳喂養(yǎng)兒多見。
這些孩子外表上看有些虛胖,皮膚上還有濕疹,孩子的大便次數較多,一般一天2~4次,黃色、稀糊狀,但食欲好,無嘔吐及其他癥狀。經測試發(fā)現,孩子的生長發(fā)育不受影響。
隨著按月齡添加相應輔食,孩子的大便次數即可減少,待一周歲后,大便次數就可減少到正常的一日一次;如在正常便次基礎上,突然增多或糞便性質改變,影響了小兒的精神、食欲等,才應考慮為病理性腹瀉,需看醫(yī)生。
很多家長由于過度緊張,在生理性腹瀉時給孩子亂用抗菌素等藥物,這樣很容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,反而會導致病理性的腹瀉。
所以,在發(fā)現孩子有異常情況的時候,一定不能自己想當然地給孩子治療。
焦主任叮囑:“如果不方便帶孩子來醫(yī)院,可以自己收集孩子的糞便到醫(yī)院來化驗。然后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措施。”
專家支招
小兒腹瀉這樣應對
用碗勺代替奶瓶
一般來說,母乳喂養(yǎng)可防腹瀉,盡量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。
夏季還要避免給孩子飲食過量或食用脂肪多的食物,經常進行溫水浴、保持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對食具、水杯、水瓶要經常消毒。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不易清洗消毒,很容易污染,導致小兒腹瀉。喂養(yǎng)寶寶的工具可改用碗勺,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。另外,寶寶夜晚睡覺要避免腹部受涼。
溫水洗屁屁
腹瀉患兒大便次數增多,應勤換尿布。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擦洗臀部(女孩子應自前向后沖洗),然后用軟布吸干。還可涂一些藥物軟膏,防止產生紅臀。
此外,腹瀉時不必禁食,應多補充水分,特別是營養(yǎng)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,如米粥、面條、牛奶、肉湯之類,可以選擇脫脂酸牛奶、焦米湯、蘋果泥和胡蘿卜汁等。